毒品毁灭的不仅是自己(上海市第八中学 林振荣)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22日 15:33:57 点击率:次
“毒品毁灭的不仅是自己”
——中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
上海市第八中学 林振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除。了解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危害;知道吸毒贩毒是违法犯罪行为。
2、能力目标:防微杜渐,学会远离毒品,保护自己不受毒品侵害,加强对毒品的防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生命的可贵、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课时安排】:适合高中各年级主题活动课,建议用两个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除。
【课前准备】:了解学生对毒品的认知程度;布置同学分小组上网查找历史上的禁毒运动、明星吸毒和我国当前的禁毒形势资料,制作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 powerpoint课件
【教学流程】:
多媒体图片展示,提问导入课题:
问:请问下面这张图片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次历史事件?
答:(虎门销烟。略)
问:林则徐为什么要虎门销烟?为什么一场战争要以鸦片的名字命名?
答:(略)
师:在璀璨的中国文明史上,没有第二种商品曾经像鸦片一样震撼过这个古老国家的根基,并给它带来难以估量的灾难与耻辱。中国曾经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进入19世纪后,中国逐步开始衰落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毒品。毒品不仅危害生命,更是社会动荡的根源。今天,让我们追寻前人的足迹,进一步感受毒品对中国人民、中国社会的巨大危害。请第一组同学分别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历史上有关禁毒活动的资料,让我们共享他们探究性学习成果。
【小组探究性学习交流一】:“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禁烟运动”(详见附录资料。要求:以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国历次禁毒的时间、发起人、主要措施及结果,了解毒品祸国殃民的罪恶)。
师: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掠夺和奴役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遭受鸦片烟毒侵害的血泪史。林则徐主持虎门销烟,但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林则徐被撤职流放。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禁烟运动,但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禁烟运动也宣告失败。国民政府1935年4月宣布戒烟通令,但通令未得到全面实施,最终失败。新中国初期的禁烟运动轰轰烈烈,取得实效。
毒品对社会的危害,正如一副对联所描绘的那样:
【多媒体展示】:
【小组探究性学习交流二】:“我国当前禁毒形势十分严峻”(要求以简洁的语言,用数据概述我国当前面临的禁毒的严峻形势)。
多媒体:请大家观察一组关于毒品的触目惊心的统计数字:
——全世界的“瘾君子”共约6000万人(包括隐性吸毒人员在内则在2亿人以上),其中至少有500万人注射毒品。
——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121 .8万。——中国有近80%县市存在毒品问题,全国涉毒的县市已占总数的72.7%。
——艾滋病感染者中六成是吸毒者。
——在累计登记在册的一百多万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就占到72.2%。
——每年毒资的直接消耗几近2000亿元之巨,相当于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的经济损失。
——以每个吸毒者每天吸食0.3克海洛因计算,仅全国登计在册的海洛因滥用者每年就至少消耗270亿元。
——全球毒品每年销售总额8000亿至1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0%,这一数字高于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收入,与全球军火贸易额相差无几。
——滥用新型毒品人员以35岁以下青少年为主体,并逐步由社会闲散人员向企业员工、个体老板、演艺人士等各阶层发展蔓延。
——中央财政拟在现有投入的基础上,1年增加1个亿,5年增加5亿元用于禁毒工作。……这组数字说明了什么?
师:这是“一场不宣而战的战争”,面对严峻的禁毒形势,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置身局外,我们要打一场全民战争,动员全社会来参与这场禁毒战争。
【看图引题】:图片中的这些人大家认识吗?有谁知道有关他们的故事?
【小组探究性学习交流三】:
明星吸毒,这在国内外的演艺圈体育圈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多媒体:列表“明星涉毒”照片
人 名 |
职 业 |
吸毒的代价 |
马拉多纳 |
足球明星 |
失去健康和顶尖球艺 |
泰森 |
前世界重量级拳王 |
失去健康和事业 |
泰勒 |
原火箭队大前锋 |
失去球队及球迷的信任 |
奥沙利文 |
斯诺克界巨星 |
被取消冠军,事业陷入低谷 |
惠特妮●休斯顿 |
著名歌星 |
失去孩子的监护权及声誉 |
陵●白阿斯 |
篮球明星 |
丧命于海洛因 |
约翰●比西路 |
电影明星 |
丧命于可卡因、海洛因 |
中国歌手谢东、满文军、罗琦,台湾艺人萧淑慎,日本影星酒井法子都曾经染毒,身败名裂,广告商取消他们的代言资格。
师:他们原本都有另人羡慕的事业和家庭,有着美好的前途,可吸毒却让他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大家对此有何想法?
问:同学们觉得毒品可怕吗? (展示部分同学观点)
毒品会严重地伤害大脑的中枢神经,因而使人记忆力下降,免疫力消退;毒品吞噬人的躯体,摧毁人们意志;
好奇心是他(她)们走上此路的根本原因,因工作而烦恼?因学习而痛苦?因家庭而受有压力?这也是他们的最大问题?他们误认为毒品是“快乐丸”!他们认为毒品是“减压丸”!让我们永远记住:谁选择了毒品,谁就选择了自我毁灭
【新闻聚焦】英国毒贩阿克毛走私毒品死刑复核案经最高法院复核终结,12月29日在乌鲁木齐被依法注射处决。英国首相布朗曾为其求情,中国10次拒绝英方的交涉,依法裁定死刑。
问:吸毒是个人的私事吗?违不违法?哪些行为构成了涉毒犯罪?
【小组探究性学习交流四】:“我国有关涉毒违法犯罪的法律法规”(详见附录资料)
依法处决阿克毛表明了政府对禁毒的决心:无论是谁,只要吸毒,均系违法,只要贩毒,都属犯罪,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件事对演艺界这个涉毒高危人群来说,也是一种警示。作为公众人物,影视明星的行为容易让青少年群起效仿,所以更应该自律,起到表率作用。
问: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如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远离不健康的娱乐场所,慎重交友,从不吸烟、不饮酒做起
【小组探究性学习交流五】:“国际禁毒日的由来” (详见附录资料)
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每年的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
从 1992年起,每一年的“国际禁毒日”都确定有一个主题口号,以达到国际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效果。2009年国际禁毒日主题:“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布置作业】:
1、请您找找看,自己家庭所在的街道小区里有没有吸毒危害社会的真实案例。
2、请根据这次专题学习的体会,设计两句禁毒宣传标语,为全民禁毒斗争做贡献。
【教学反思】:
素质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改变传统德育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在禁毒教育中,教师也要适应这种变化,应该把教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自我德育,这样才会增强禁毒专题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我校城市高中学生的学习实际,我在实施禁毒专题教育计划时,通过课前摸底掌握学生对禁毒的认识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利用学生网络技术优势,确定专题教育方案,发动学生上网查找相关图片文字资料,指导学生分组实施探究性学习,分别从“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禁烟运动”“我国当前禁毒形势十分严峻”“由明星涉毒案说开去”“我国有关涉毒违法犯罪的法律法规”“国际禁毒日的由来”五个方面进行探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交流,使学生始终处于自觉、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师要实现从“主角”到“导演”的角色转换,因学施教,以教导学。随着教学过程的实施,创设情景,给予刺激,引起关注,激发兴趣,禁毒教育要求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教师适时点评,确保教学计划完成。整个教育过程重点、难点有显效。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的认知更直观,理解更深刻。
【补充资料】:
1、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禁烟运动:
第一次:1729年,雍正皇帝颁布了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禁烟法令,从此,禁烟之声缕缕不绝。1839年,在道光皇帝的推举信任之下,林则徐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烟运动。以虎门销烟为代表的禁烟壮举,有力打击了外国殖民者的贩毒行动,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毒运动。
第二次:清末民初,中国政府又发动了第二次禁烟运动。这场运动分前后两期,前者是晚清新政的一部分,以挽救垂亡的政权,后者是民初政府除旧布新的措施,以巩固新生的制度;两者虽初衷不一,但却是一场社会改革运动的上下篇。这场运动前后十年,在民众的踊跃参与下,取得很大成果:罂粟种植锐减,烟馆大量封闭,吸毒者纷纷戒除,尤其是外交上,阻止了英国的印度鸦片的合法进口,1909年,在上海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召开了万国禁烟会,这标志着世界联合禁毒的开端,也在近代禁烟史上写下了浓彩重抹的一笔。
第三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周密的部署,凭借对社会的有效控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并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发动了第三次禁烟运动。
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协助千百万烟农改种作物,帮助2000万烟民脱瘾新生。1953年中国政府庄严宣布,中国已是一个“无毒国”。危害中国百年的毒品问题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箱。近代毒品屡禁不止的原因:自清中叶禁烟后,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历届政府均高喊禁烟,中国不仅是发布禁烟令最早的国家,也是发布禁烟令最多的国家,但在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禁烟令中,烟毒却走向了泛滥,达到了高潮。毒祸屡禁不止的原因,概而言之,主要是国家政治长期动荡,号令不一,各行其是;各级政府因贪图鸦片烟税而见利忘义,动摇于禁弛之间,官吏贪赃枉法,使禁烟徒有虚名;列强凭借条约的庇护或武装干涉,大肆向中国走私毒品,破坏中国的禁烟。因此,尽管绵延百年的禁烟运动曲折悲壮,可歌可泣,但毒品问题一直没能根本解决。
毒品为什么会在中国流行?毫无疑问,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反动政府的腐败无能,是毒品普遍流行并长期泛滥的主要原因。这一点正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1950年2月24日发布的《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中指出的:“自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强迫输入鸦片,危害我国已有百余年。由于封建买办的官僚军阀底反动统治,与其荒淫无耻的腐烂生活,对于烟毒,不但不禁止,反而强迫种植,尤其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曾有计划地实行毒化中国,因此伤害人民生命,损耗人民财产,不可胜数。”帝国主义——先是英国,继之日本,对中国倾销毒品,以及中国历朝统治者腐败无能,贪赃枉法,客观上造成中国毒品成灾外。
2、“我国有关涉毒违法犯罪的法律法规”
吸毒是个人的私事吗?违不违法?哪些行为构成了涉毒犯罪?学生讨论、交流。
2007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第三十三条规定:“对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拒绝接受戒毒的,第三十八条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1997年新《刑法》具体规定了有关毒品犯罪的12种罪名。对涉毒行为将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毒品罪--走私鸦片不满50克、海洛因或者冰毒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构成犯罪;贩卖毒品罪--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如有贩卖毒品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运输毒品罪 --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或交付托运毒品的行为构成犯罪。此外还有:制造毒品罪 ,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容留他人吸毒罪等。
3、“国际禁毒日”的由来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由13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
这次会议通过了《管制麻醉品滥用今后活动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向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提出了在今后的禁毒活动中开展综合治理的建议,并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同时,为了进一步引起各国、各地区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号召全世界人民共同抵御毒品的侵袭,与毒品犯罪活动作坚决的斗争,也为了纪念这次意义重大的国际禁毒会议,大会结束时,与会代表一致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项建议被联合国采纳。同年召开的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每年的6月26日为“反麻醉品的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
2000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Facing Reality: Denial, Corruption and Violence;
2001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体育拒绝viper”;
2002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吸毒与艾滋病”。
2003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是:“让我们讨论viper问题” (2003年我国“6·26”国际禁毒日的宣传主题为“远离viper,关爱未来”)。
2004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viper,参与禁毒”。
2005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珍惜自我,健康选择”。
2006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是“参与viper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2007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抵制毒品,参与禁毒”。
2008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控制毒品”。
2009年国际禁毒日主题:“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上一篇:《毒品,生命的禁区》教学设计、教学实录与教学反思(闸北区彭浦四中 张膺) (2012/12/22)
下一篇:走开,毒品!(上海市复旦初级中学 俞嘉俊) (201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