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竖起保卫生命的盾牌(嘉定外国语实验高级中学 陈伟华)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22日 16:19:50 点击率:次
禁毒,竖起保卫生命的盾牌
——高中毒品预防教育专题课
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实验高级中学 陈伟华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本堂课是高中阶段毒品预防教育专题课。整堂课分为三大板块:认识毒品、拒绝毒品、参与禁毒。
学情分析:通过近几年学校和社会的禁毒宣传,作为高中生,对于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危害等禁毒基本常识已有所了解。因此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拒绝毒品,参与禁毒。原因有二:第一,高中生正处在心理转变期,容易被新事物吸引,自制能力又较弱,因此有必要学会拒绝毒品,掌握拒绝毒品的基本技能;第二,高中生已满十六周岁,即将成年,有一定的明辨是非能力,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共同参与禁毒。
第一板块:“认识毒品”。虽然学生已经通过观看禁毒图片展、禁毒知识主题班会等活动对毒品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仍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所以,这一环节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对毒品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设置了“辨一辨”、“认一认”两个学生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链接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更理性地掌握毒品的含义、毒品的主要种类、毒品的危害等毒品的基本常识。
第二板块:拒绝毒品。由一个数据引发学生思考,即:《2006年中国禁毒报告》显
示:青少年占吸毒人员总数的70%。为什么青少年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青少年如何拒绝毒品?学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交流,了解青少年染指毒品的主要原因,并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
第三板块:参与禁毒。承接第二板块的案例,教师设问:拒绝了毒品之后,还能做些什么?由此引导学生:不仅要拒绝毒品,还要承担起参与禁毒的社会责任。这一板块从两个方面展开教学:第一,为什么要参与禁毒?第二,如何参与禁毒?同时,还结合当前禁毒工作的实际情况,拓展了一个教学内容:即如何识别、对待身边的吸毒人员?另外,还设置了“为禁毒宣传设计主题或口号”的课堂活动,并布置学生课后在校园或所在的社区进行一次禁毒宣传,让学生真正投入参与禁毒的实践活动中。
最后,整堂课在全体的禁毒宣言中结束。
第二部分:教学实录
课 题 |
拒绝毒品,参与禁毒 |
课时 |
1 | ||
学 |
上外嘉定外国语实验高级中学 |
执教者 |
陈伟华 | ||
教 |
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主要种类;理解毒品的危害;了解青少年染指毒品的主要原因;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学会主动参与禁毒;了解哪些行为是毒品犯罪和违法行为;知道吸毒者的特征,学会辨别身边的吸毒人员。 | ||||
|
教学环节 |
师生活动 |
相关禁毒知识 | ||
导 |
|
【媒体出示】组图:明星酒井法子、满文军、卫诗等因吸毒受到法律制裁,并向公众道歉。 |
吸毒是违法行为。 | ||
第 |
辨一辨 |
判断正误:
【媒体播放】视频资料:毒品成瘾性生理原理 |
毒品的含义
毒品的特征: | ||
认一认 |
【媒体出示】几种主要毒品的图片 |
毒品的主要种类: | |||
第 |
|
【媒体出示】资料:《2006年中国禁毒报告》显示:青少年占吸毒人员总数的70%,近年来逐渐呈低龄化趋势。 |
| ||
案例呈现 |
【媒体播放】视频 |
| |||
案例警示 |
学生讨论:
【媒体出示】染指毒品的主要原因
……
…… |
染指毒品的主要原因
拒绝毒品的方法 | |||
第 |
案例呈现 |
【设问】录像中的当事人拒绝了毒品,他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
| ||
|
【设问】为什么要举报? |
举报毒贩的原因 | |||
|
【媒体出示】图片:大毒枭刘招华落网 |
原因 | |||
|
【设问】发现贩毒等涉毒违法犯罪行为要举报,那么,发现有人吸毒(包括朋友和家人)怎么办?吸毒犯罪吗? |
如何对待吸毒人员? | |||
读图 |
【设问】如何发现你身边的人是否吸毒?(你知道吸毒者会有哪些表现和症状吗?)
吸毒者的深层特征:
|
吸毒者的各种症状,学会辨别身边的吸毒人员。 | |||
辩论 |
有人说:吸毒花的是自己的钱,损害的是自己的身体,为什么要强制戒毒?你认为应该强制戒毒吗?
【学生辩论】略。 |
每个人都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 |||
学生活动 |
以小组为单位,为毒品预防宣传活动设计一个主题或口号。 |
| |||
共读宣言 |
(全体起立) |
| |||
|
课外活动 |
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堂上设计好的毒品预防主题和口号制作成海报,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或所在的社区作一次禁毒宣传活动。 |
投入参与禁毒的实践活动,承担参与禁毒的社会责任。 |
第三部分:教学反思
这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通过知识测试、案例分析等学生活动,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参与其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导入环节,运用了明星吸毒受到法律制裁的新闻图片,立刻引起了学生对这堂课的兴趣。在“认识毒品”板块中,通过“吸毒为什么会成瘾的生理机制”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对毒品的危害有了更科学地认识。在“拒绝毒品”板块中,通过“案例警示”活动让自己从案例中找到拒绝毒品的方法。在“参与禁毒”板块中,用“大毒枭刘招华被群众举报而落网” 的案例说明公民参与禁毒对打击毒品犯罪的重要意义(当然,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在举报的过程中要运用智慧,注意自我保护)。还用漫画的形式介绍了吸毒者的症状以增强学生的实际辨别能力。通过对“有人认为:吸毒花的是自己的钱,损害的是自己的身体,为什么要强制戒毒?”这一问题的辩论,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又因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毒品犯罪和吸毒人员的机会不多,但宣传却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所以设置了“为禁毒宣传设计主题或口号”的环节,并布置课后在校园或所在的社区进行一次禁毒宣传,让学生真正投入参与禁毒的实践活动中。
不足之处:第一,在“案例警示”环节中,关于青少年染指毒品的多种原因,所用的典型案例只体现了一部分,未能完全体现,需要教师再作引导与拓展。第二,因查不到更新的相关数据,教学中所用到的数据稍显陈旧。第三,由于教师本人缺乏禁毒的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也未曾与相关人员(如吸毒人员、禁毒医务人员、禁毒志愿者)有过交流接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是理论的传授,生动性和感召力略有欠缺。
上一篇:《毒品吞噬花样年华》(上海市松江区第七中学 孔彩虹) (2012/12/22)
下一篇:无毒羊村(嘉定区娄塘学校 邵甜华) (201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