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09年12月28日 点击率:次
历史上的禁毒运动
(小学专题知识讲座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资料的收集,了解历史上的禁毒运动。
2.通过对历次禁毒运动比较,明确毒品的危害。
3.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远离毒品,拒绝诱惑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1.以了解毒品的种类、毒品的危害、历史上的一次禁毒运动为主题,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自由组合,形成研究小组。
2.自办(或合作办)一份专题小报,举办小报交流展。
[教学时间] 1教时
[板书设计]
珍爱生命必须远离毒品——历史上的禁毒运动
[板书设计]
珍爱生命必须远离毒品——历史上的禁毒运动
林则徐与虎门销烟 危害家庭幸福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禁烟运动 贻害子女 积极宣传
国民政府与戒烟通令 导致社会犯罪 抵制诱惑
新中国禁烟运动轰轰烈烈
[教学过程]
一、组织专题交流,揭示课题:
1..播放录像,你们知道录像中的人为什么会这么痛苦?
来源:《毒品的危害》
时间:1—2分钟
揭示:录像片中的他是个吸毒者
2.教师导入:我们对什么是毒品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毒品对人体有危害的。其实早在我国明、清两代,人们就已经达成这样的共识:毒品不仅危害生命,更是动荡社会的根源。今天,就让我们追寻前人的足迹,进一步感受毒品的巨大危害。
3.出示课题:历史上的禁毒运动
二、小组汇报交流,明确毒品危害:
1.要求:以简明的语言,交代我国历次禁毒运动的时间、发起人、主要举措,及结果。(图片展示)
1839年6月3日—6月25日,林则徐主持虎门销烟,但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林则徐被撤职流放。
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禁烟运动,但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禁烟运动也宣告失败。国民政府于1935年4月宣布戒烟通令,但通令未得到全面实施,最终失败。新中国初期的禁烟运动轰轰烈烈,取得实效。
2.为什么历代政府、政权都要采取禁烟措施?
(1)学生交流。参观上海市禁毒教育馆,或从网站中查询(5—8分钟)。
(2)教师提供相关资料。
截止2005年年底,我国登记在册吸毒人数为116万,其中海洛因成瘾人员70万名,占78.3%。
3.总结毒品危害。
出示板书:危害家庭幸福
贻害子女
导致犯罪
4.出示《戒烟歌》,全班朗读。
一朝吸毒染成瘾,两眼发呆无神奇。
三餐难咽不眠夜,四处求钱跪恳人。
五业荒疏家败落,六亲不认最无情。
七窍生烟遍体痛,八方偷抢倍坑人。
九(久)陷毒窟归冥路,十成毁去好前程。
三、联系实际,学生点评:
1.毒品已经日益成为安定社会的毒瘤,成为幸福家庭的杀手,我们同学作为一名小公民,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2.教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1.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宣传禁毒方案。
2.邀请老师与家长一起开展一次禁毒活动。
(上海市虹桥路小学 张 伟)
上一篇: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高中、职业学校) (2009/12/28)
下一篇:毒品,毒、毒、毒(小学) (200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