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年9月26日 13:25:53 点击率:次
守护青春不“毒”行
上海市奉贤区五四学校 薄建美
一、基本信息
1. 主题名称:守护青春不“毒”行
2. 主题类型:主题活动类
3. 适用年级:六、七年级
4. 总课时:2 课时
5. 人数:35 人
6. 素养指向:责任意识、法治观念
7. 与学科内容的关联性:道德与法治学科
二、教学目标
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形式,了解毒品的概念,学会识别常见的毒品,提高对“咔哇饮料”“上头电子烟”“奶茶”“曲奇饼干”等新型毒品辨识能力。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讨论案例,感悟吸毒不仅违法,更是毁灭自己、祸害家庭、危害社会的罪魁祸首,增强学生群体的拒毒防毒意识,自觉远离毒品。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角色扮演等形式,掌握防毒拒毒的具体办法,为青少年打好“毒品预防针”,为学生健康成长护航。
三、教学重点
认识毒品的危害。
四、教学难点
提高辨识新型毒品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查阅毒品的相关资料,收集吸毒危害健康的社会案例。
六、教学过程
1. 第 1 课时导入:
同学们,这是什么 ?
(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说明 ) 这是公安机关在打击毒品犯罪中查获的新型毒品。穿上漂亮马甲的新精神活性物质毒性甚至是传统毒品的 1000 倍。为更好地识毒防毒,护航青春健康成长,我们今天首先全面了解一下毒品的种类和发展。
环节一:学会识毒
1. 毒品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二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 ( 冰毒 )、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都包括哪些种类呢 ?
2. 毒品的“前世今生”
根据中国禁毒网权威发布,按照毒品“流行”的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三代:传统毒品、合成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 ( 新型毒品 )。
(1) 传统毒品
你能识别出它们吗?
这是传统毒品,主要包括鸦片、海洛因、大麻等。主要从罂粟等毒品原植物中提取得来,它们是传统毒品。
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烟土”“福寿膏”等,是从罂粟植物中提取的黑色或褐色块状物。
海洛因:俗称“白粉”“白面”,为白色柱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大麻:桑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麻类毒品主要包括大麻烟、大麻脂和大麻油,主要活性成分是四氢大麻酚。
(2) 合成毒品
是相对于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是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主要包括冰毒、麻古、摇头丸等。
冰毒:化学名称为甲基苯丙胺,是一种无味或微有苦味的透明结晶体,由于外形如冰,因此被称作“冰毒”。
麻古:可以看作是一种加工后的冰毒片剂。主要毒性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因此成瘾症状与冰毒类似。可直接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影响。
摇头丸:含有苯丙胺类兴奋剂成分的片或丸剂。因服用后出现摇头晃脑、性冲动、幻觉及暴力倾向等症状,故被形象称为“摇头丸”。
过渡:一块奶香浓郁的“曲奇饼干”,
一个让人垂涎欲滴的“果冻”,
一杯香甜可口的“奶茶”……
这些都有可能是伪装的毒品。让我们来看看花样百出的新精神活性物质。
3. 新精神活性物质
观看视频:无孔不入的新精神活性物质。新精神活性物质危害大,珍爱生命请远离 ( 视频源于 2021.8.20 北京科教频道 )。
学生交流:你在视频中认识了哪些新型毒品 ? 这些毒品伪装有哪些特征 ?
新精神活性物质
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
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特征
食品化:伪装的毒品大多采用饮食方式使用,如棒棒糖、奶茶粉、速溶咖啡、巧克力等,服食方式非常简易;外观迷惑性强,一般情况下,这类毒品的包装与正常零食非常相似,在灯光昏暗的场所很难辨认真假。
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防范这些新精神活性物质呢 ? 学生讨论并交流:
教师:不要随便吃网上流传的药品保健品;尽量少去人员混杂、管理混乱的娱乐场所;如有陌生人参与聚会,谨记离席前开启的饮料不能再度饮用。
注意,如果喝了某些新奇包装的饮料后感觉身体不适,要立即前往安全场所。当前区域可能存在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警求助。
在部分娱乐场所内,如看到来路不明的食物或饮料,切忌跃跃欲试,一定要保持警惕,多留心眼!
4. 毒品的危害
(1) 阅读下列两则案例,说说毒品有哪些危害
案例 1:浙江省平阳县未满十四周岁的阿东和他同学阿亮禁不住诱惑,在他人的教唆下竟吸食了几口冰毒。第一次吸毒反应很大,一直不想吃饭,还一直呕吐,出现幻觉,外出玩耍时感觉有人拿着木棒、空心管等器械追赶自己,导致阿亮跳河身亡。
案例 2:广东清远的小宾由于长期吸毒,毒品对身体的伤害很严重,身体不断出现问题,有膀胱纤维化,泌尿系统受损,经常尿急尿频尿痛,记忆力严重下降,还伴随着心脏病,身体很多部位经常会无端发疼,痛苦难耐。
(2) 学生交流
对吸毒者的身体会造成危害,如身体消瘦,食欲不振等;对身体各个器官造成损伤,如心脏、胆囊损伤,膀胱炎,腹痛等;对吸毒者的精神有很大的危害,如导致吸毒者出现兴奋、幻觉,甚至自杀;吸毒还会让人格变得扭曲,影响日后的生活。吸毒者在毒瘾发作的时候已经失去自我,没有廉耻心和自尊心,没有办法像正常人那样生活。此外,毒品同样危害社会,诱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教师总结:无论是哪种毒品,都会给身体带来巨大的伤害。而新型毒品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更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一旦吸食,很难戒断。
5. 学生观看“聚焦美国毒病”:肯辛顿大道如同僵尸片场视频
片段 ( 视频源于 2023.7.2 中央视频 )
思考:视频中的僵尸行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你在视频中了解毒品的哪些危害 ?
环节二:学会拒毒
1.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 ?
教师:防毒有五种措施。一是直接拒绝;二是找借口溜走;三是提出反对意见或转移话题;四是秘密报案 ( 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 110);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第一时间告诉师长。
2. 角色扮演:学习不同情景中拒绝毒品诱惑的方法。
尝一次吧,这也是一种体验,毒品吸一两次不会上瘾;
免费品尝,没事的,不会有人知道的;
吸毒很酷,有钱人都吸毒,特舒服,特带劲儿;
如果你拿我当朋友,就不会拒绝我;
吸毒可以治病,还可以减肥……
环节三 : 听原创禁毒说唱歌曲《Save Yourself》
“你靠它寻找着刺激,幻觉中的你已不是你”“它比野兽更残忍,别越陷越深害了后半生”……这首歌从一位吸毒者的角度讲述了毒品毁灭个人、祸及家庭、危害社会的过程,展现了吸毒后陷入泥泞、痛苦挣扎的心路历程。
环节四:习语润心
禁毒工作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毒品一日不除,禁毒斗争就一日不能松懈。
———2018 年 6 月,习近平就禁毒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
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
教师:作为青少年,远离毒品,首先自己要有警觉戒备意识,出门在外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饮品、香烟等。拒绝进入歌舞厅等娱乐场所,远离吸毒人群,自觉抵御新型毒品的诱惑。快乐的方式有很多,但绝不是通过吸毒,不要因为一时的好奇和攀比心理让自己陷入终生的悔恨。
七、教学反思
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严重损害滥用者的身体健康,危害公共安全。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育期,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强,喜欢追求时尚,而辨别能力和抵制毒品侵害的心理防线还比较薄弱。因此将认识毒品的危害作为本次毒品预防教育的重点,通过观看视频、讨论案例、欣赏歌曲等教学手段突出教学重点。
相比传统毒品和合成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往往具有更强的精神活性和成瘾性,披着食品药品的外衣,物质属性多变,伪装性强,危害性大,有在休闲娱乐场所滥用的趋势特点。新精神活性物质快速发展蔓延是目前全球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教学中把提高识别新精神活性物质的能力作为教学难点,通过学生观看图片、视频交流和教师讲解等多种教学方式突破难点,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上一篇:争当禁毒小使者(上海市崇明区西门小学 张瑜) (2023/9/26)
下一篇:感恩生命 健康生活(上海市继光高级中学 姚鑫) (2023/9/26)